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許愛娥 陳俊帆 一、臨床一般資料(包括臨床試用起止時間、病種、病例數、病人性別、年齡、來源、病例分析等) 我院自1994年10月-1996年6月間應用由紹興市衛星醫療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研制的皮膚分離儀對315例白癜風患者進行負壓吸皰自體表皮移植治療,取得滿意療效,現將總結出的315例資料報告如下: 315例系本院白癜風?崎T診病人,男138例,女177例念了3-52歲,平均29.5歲,病期6個月-31年,平均10.2年。其中局限性137例,節段型99例,泛發型29例,散發型50例,白斑分布額部126區眉部31區,口角7區,頰部199區,鼻背28區,耳后20區,下顎部71區,頸部378區,上胸137區,肩背40區,腰部23區,腹部22區,上肢34區,下肢39區共1155區,患者均為穩定期病人,即近3個月無新皮損出現,無同形反應,患者以往均曾用過多種藥物治療無效。 二、臨床效果等級標準(治療器械療效按治愈、顯效、有效、無效四級劃分,其他器械參照執行) 1、臨床效果標準: 全成活:移植斑片全部成活,出現均勻色素斑,2個月后新生色素面積大于原移植表皮面積。 部分成活:移植斑片部分成活,移植區出現點狀色素,2個月復查無改變。 失。菏中g4周后,移植區無色素出現。 2、皮膚分離判斷標準: 分離成功:在0.03-0.08MPa負壓下,2小時內真、表皮完全分離,起一個完整大水皰表皮無破損。 部分分離:在0.03-0.08MPa負壓下,2小時內真、表皮部分分離,起數個小水皰。 不分離:在0.03-0.08MPa負壓下,2小時內真、表皮未分離,不起水皰。 三、臨床試用實施記錄 用負壓0.03-0.08MPa單孔貨多孔分離頭分別在供皮區及白斑處起水皰(供皮區一般取腹部、前臂內側正常皮膚),水皰為直徑0.8-1CM大小,數量視皮損大小而定,一般1-4個,使真表皮分離,用眼科剪刀把供皮區的水皰由皰底沿水皰的邊緣剪開,移植至去除表皮的白斑裸露面上,對白斑處真、表皮部分分離者,可用鑷子將未分離的表皮刮除,全部病例均于7天、15天、30天復查,2個月后判斷效果,病例隨訪3個月-1年。 四、不良反應 除少數病人的吸皰過程中有疼痛(輕度)外,無其他不良反應。 五、臨床試用數據統計及處理 315例病人,1155區移植全成活1110區,成活率96.1%,部分成活26區,占2.2%,失敗21區,占1.7%。 在2310個起皰區,分離成功2309區,成功率99%,部分分離48區,占1%,不分離0區,共1155區供皮區均分離成功,部分分離均為白斑區。 六、臨床機理研究: 利用負壓吸引使組織液滲出,皮膚表真皮分離。 七、臨床試用結論(包括臨床試用情況、診斷器械的重復情況、副作用情況及改進建議等) 1、我們應用紹興市衛星醫療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生產的皮膚分離儀對本院94-96年中總結出的315例穩定期白癜風病人進行負壓吸皰自體表皮移植治療,起皰成功2309區,占99%,移植成活1110區,占96.1%分離成功率和移植成功率均超過95%,改分離儀能將負壓穩定的保持在0.03-0.08MPa,有效的將真表皮分離,是自體表皮移植治療白癜風理想的分離儀。 2、部分分離均發生在白斑區及應用多孔分離頭時,可能是皮損處抹藥后導致真、表皮部分粘連而分離不完全。皮膚部位不同,皮面不平,影響分離頭的密閉,已經多孔分離頭內水皰之間吸引負壓不均勻,導致有的完全分離,而有的部分分離。 3、負壓吸皰組織損傷小,皰壁薄而均勻,不損傷真皮,無疤痕形成,病人痛苦小。 4,、皮膚分離儀工作噪音小,增加了過濾網,避免了每次使用后清潔機器的麻煩,操作更為簡單、實用,建議推廣應用。
|